论点精粹丨洪向华,解 超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生成、话语优势与话语发展
★
★ ★ ★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生成、
话语优势与话语发展
洪向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解 超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摘
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制度探索与话语凝练,“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回答了“民主之问”、廓清了“民主迷思”、彰显了“民主自信”,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自信和底气。在历史演进、结构分解与当代机遇话语的逻辑统一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有序生成;在“共时性”“历时性”与“人民性”的制度对话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优势充分彰显。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生成逻辑,对于新时代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创造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设计者,同时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推进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逐步将“人民民主从单纯关注国家形态的民主建设扩展为同时兼顾创造人民可实践、可运行的民主形式,并将创造人民可实践、可运行的民主形式作为国家形态民主建设的落脚点”,逐步缔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话语。厘清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生成、优势与发展,是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并形成具有原创性的民主话语体系的应有之义,同时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塑造民主自信、凝聚民主共识、增强民主认同,提升民主话语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生成
在物理语境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是在中国处于“民主”相对失语条件下而发展衍生的,是对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积极回应,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语言语境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着一个语流信息的递增序列,阐释了中国的语言自信力与民主自信的张力,体现了中国在准确把握国际传播基本范式的基础上,将本国故事与国际表达巧妙结合,向世界呈现出其在民主问题上的总体态度和行事方式。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提出,表征了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民主不是从“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中抽象出来的“绝对理念”,而是扎根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以中国人民为政治主体的真实的民主。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演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主”话语的探索,不仅是对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期许新生活的镜鉴,还是对封建专制特权以及战乱动荡,各方势力博弈的消弭;不仅代表着中国未来民主政治发展演变前景,还从历史叙述视角言明了中国式民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分歧,表明了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在不同的话语羁绊中涅槃新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民主”话语的探索,明确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根本原则的国家构建模式,通过广泛的政治动员将基层人民充分纳入于国家事务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一党专制与封建专制的话语风格,还极大提升了人民对于新生马克思主义政权的好感与认同感,使得人民群众更直接、更容易接受新政权的政治话语与规训,并以此确证了新生政权的权威性。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民主话语的主体性理念更加强化,体现了党对人民民主认识和阐释的创新。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作为中国式民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清晰的实践走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支撑
制度作为话语体系的上层建筑,不仅影响着话语体系的结构与面貌呈现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话语体系的功能与未来发展进路。根本政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话语中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民主程序内化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既避免形成民主的真空地带,又保证民主的完整性,确保民众可以全周期、全过程地参与到国家决策之中。基本政治制度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话语擎架。基本政治制度从政党合作、民族团结、基层发展三个层面巩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基础。协商民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话语保障。协商民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政治平台与实践平台。协商民主作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创造了以协商为政治生活基本逻辑的政治形态,不仅可以在社会领域形成协调面大、覆盖面广的机制与组织,同时还可以增强党的整合力和动员力,在广泛商量、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中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有效性。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机遇
中国亟须在国际社会中提升中国民主的国际话语权。伴随着中国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疯狂遐想与主观臆想中“妖魔化”中国的民主,试图以诋毁与渗透等方式摧毁我国的民主文化与价值观,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崛起”“围剿中国发展”的意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近年来,由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往往以“失语”的“他塑者”形象出现,部分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的民主常常带有严重的意识形态倾向,出现“棒杀”或“捧杀”的话语形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再“自说自话”,而要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开出气势,形成声势,铿锵有力回击西方敌对势力的抹黑与造谣,逐步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的民主主张,打破世界各国对中国形象的片面性、偏见性认识,在话语自主中筑牢民主自信。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不是抽象的话语表达与概念堆砌,也不是虚构的话语武器,而是来自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对话中,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共时性”“历时性”和“人民性”优势从应然走向实然,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影响力不断释放、优势不断凸显。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共时性”话语优势
与“苏联民主”的警醒式对话中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优势。苏联解体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事业中的巨大挫折,虽已然成为“过去式”,但是对其民主模式的反思与研究依然处于“共时”状态。在同“苏联模式”的积极对话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与集中辩证统一,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制度等,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与民主话语在探索中逐渐建构与完善起来。在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差别性对话中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优势。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改良的资本主义民主,具有极大的两面性、调和性、幻想性与摇摆性,所以其依然难以走出资本主义民主的窠臼。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领导主体、主要指导思想、话语内涵、话语体系构成样态与功能指向等方面与其存在根本区别。在与代议制民主的区别性对话中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优势。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结构化、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承载着超越字面意义的“超载”的信息量,其不仅可以体现普遍民意或公意,还可以将人民的意志转变国家意志,使人民群众在参与国计民生的过程中找到“当家作主”的感觉,体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以及人民意愿的相统一,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的民主机制,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强烈的民主自信。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时性”话语优势
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时性”话语优势所在。在话语本源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立足于“两个结合”的前提下,在剔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社会制度中带有封建性的糟粕后而形成的独属于中国共产党民主叙事的标识性范畴。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借鉴了包含古代科举制度、朝廷制度、监察与言谏制度、法律及司法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精华”之处并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程序合理性、内容公正性、有效回应性,以及内含自我纠错能力与机制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构建起了反映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内涵、实践内涵与文明内涵的民主话语体系。
党的百年光辉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历时性话语优势提供现实支撑。百年民主探索与实践一方面确保了人民群众能够以具体的制度安排为载体表达自身意愿并且予以实现,使民主价值的美好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另一方面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内核、以“推动发展促进进步”为运行绩效、以“和谐有序”为运行状态、以“休戚与共”为未来发展指向的实践性概括性“话语蔟”,切实增强了党在破解现实难题中确保人民民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能力,激发出人民群众在民主架构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性潜能,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优势。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话语优势
从民主建构本身而言,民主回答的问题指向三个层面:首先是国家权利归属于谁,其次是如何使国家权力真正维护与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再次是人民如何通过民主制表达与实现切实利益。这三个问题以“谁当家作主”为核心,涉及民主权力与民主权利的归属以及“两权”的耦合问题,指明了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否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在政治运作、政治目标以及政治效应上都体现出显著的人民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新实践与最新机制,始终以民心这一最大的政治约束民主,紧紧围绕民主建设与人民地位、人民权益、人民感受、人民力量的多维关系,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整体性原则,国家权力的人民性原则,人民联合的凝聚性等原则聚合于“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话语体系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显著的话语优势。
三、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发展
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的民主理念,已经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环节。推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创造力与影响力。
(一)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创造力
以原创性为导向推动话语内容创新。推动话语内容的创新,一方面,要在变化性和场域性视角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践自主,基于实践轨迹,建立符合时代主题、切合实际语境的原创性理论与独创性民主术语,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矩阵;另一方面,立足语境共识与价值共识基础,在将民主价值与民主模式分开的前提下,在和不同民主模式的对话中寻求人民对于民主内核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解释力,着力打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逻辑性的新概念、新话语,在化解误解中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从“地方性”语言到“世界性”语言的升华。在抽象化与具象化转换中优化话语表达形式。一方面,使政治话语回归生活叙事,从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切入,将“全过程”“民主”等话语内嵌于人民群众的个体生活之中,内化为人民群众对于民主的现实追求。另一方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触之有感”的具象的表达,引导人民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背后的理论力量、政治力量、实践力量进行延伸思考,从而达到“入情”“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影响力
其一,完善学术话语,增强学理支撑力。一方面要深入进行学理研究与阐释,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着重从学术层面科学、全面、准确地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依据、逻辑建构、言说系统、知识谱系、具体主张以及总体结论,在提炼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中为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要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语言意识,以扎实严谨缜密的学术分析夯实政治话语的理论底蕴,彰显党的民主理念与民主实践的重大议题,在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碰撞中进一步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传播力。其二,完善大众话语,增强话语传播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构建人民群众爱听、听得懂的话语,在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说服力与感召力的同时,让党的理论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三,完善国际话语,增强国际影响力。首先,统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明确“民主制是国家制度的类”,在充分尊重不同政治体制的政治文化的同时,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存异与求同的平衡中全面传递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承载的思想文化与价值取向。其次,处理好“本土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建构形成真正的“中国语境”。在秉持中国立场与中国理念的同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与内在规定性融于“一带一路”等世界性伟大工程之中,积极展现中国民主制度的优势,构建开放性交流的大格局,提升中国政治的影响力;其次,处理好“自主性”和“可对话性”的关系。在坚持自主的基础上,心平气和地同西方知识和话语体系展开对话并寻求共通之处,建立真正属于中国的民主话语体系。其四,立足当代中国民主实践,构建起民主实践绩效评价话语体系。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广泛性评价与有效性评价、程序性评价与实质性评价相统一,切实将民主优势转化为民主绩效和民主效能,彰显出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提升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
编 者 注
本文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政治学前沿】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内容为全文节选,注释略,如需网络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全文”,可免费下载全文阅读。
CSSCI来源期刊
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